現代的Blog–全民媒體化

 

 

Blog 網站的起源,主要是紀錄個人關心的事物,因此它的內容可以是分享自己的心情與生活經歷、旅遊、知識或資訊的分享,甚至是抱怨抗議的地方。您可以用各種角度來看Blog網站,它就好像是一個小型的報社或是出版社,可以隨心所欲,只要不抄襲,每個人都可以當作家一樣。只是報社與出版社是有營利性質,而且多數是以集體的力量來表現,Blog網站不同於報社和出版社的地方,是在於以「個人為主」而且少有營利。

在經由近幾年來可以發現到,這段時間的演變,現在稱為Blog網站的眾多網站,內容非常廣泛,相同之處是這些網站要建立起Blog程式,或是找到一個提供Blog技術的網站來製作網站的內容。「部落格」對現在人而言,簡言之,就是一種可讓用戶在網頁上輕鬆發表意見、心得,並提供讀者回應的網路平台。使用者不必具備太多電腦知識或網頁撰寫技巧,就可以輕鬆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個人站台,這似乎和傳統的「BBS(電子告示板系統)差不多,但它比「BBS」功能更強大的地方在於,它是「全網頁作業」方式,使用者可以在網頁上輕鬆地張貼文章、上傳圖片、自訂版型、分享影音、引用文章。

部落格最吸引網友的地方,除了滿足網友的「書寫」與「發表」欲望之外,更重要的是在於它的全個人化功能。用戶可以自己設計出獨具個人風格的網誌形式,可以讓一個即使是對電腦完全一無所知的使用者,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輕鬆搞定一個個人站台,並且可以迅速找到相關主題的文章與留言。換言之,它同時具備「網頁」和「BBS」的功能,所以在推出後,馬上受到網路用戶的熱烈歡迎。

  大多數的用戶,通常都拿它來寫日記用,因此而造成部落格的「網頁日記」特別盛行。雖然部落格的「真正」興起,是這三、四年來的事,部落客除了可以網誌園地上自我發揮之外,也可以把自己認為有趣、有價值的文章、音樂、影片,藉由自己的網路日誌推薦給網友,隨著後來內容越來越多元,部落格也逐漸從個人日誌轉變成為傳達理念,或作另類記載報導等用途,「部落格」的功能,也因此而轉向另一方面。

由於前述的四大特徵的注重,部落格跳脫了單純只是用網頁撰寫的札記,搖身一變成為新興媒體。這樣的媒體,在視角上呈現了豐富多元的多樣性,在內容上則更為草根、在地,遂而成為主流媒體所不敢輕忽的第一手報導。而部落格間的互相引用、互相對質,也反覆督促著這些報導的品質。前一陣子的波灣戰爭期間, CNN 就與伊拉克當地的部落客簽約,提供戰場的第一手消息。而這類的合作關係,也將越來越頻繁。

如今,台灣的部落客最常使用的「無名小站」、「天空部落」等的Blog網站和許多提供部落格平台的入口網站,像是Yahoo!奇摩、PChome網路家庭、新浪網、蕃薯藤Yam等如雨後春筍般的相繼推出,還有網路服務提供商(ISP)也紛紛開始提供部落格服務,使得不少新生代的高、國中,甚至是小學生有自己的部落格了。

  這些部落格比幾年前走紅一時的個人首頁還要活躍得多,他們更新頻繁、隨時充滿令人驚奇的資訊,是真正鮮活的媒體。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部落格出聲,訴說著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;全民媒體時代儼然已經到來,一次又一次地挑釁主流媒體霸權的勢力,真正將言論自由回諸平民百姓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gelzi92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